貧窮衍生飢餓 百萬人待援手
2023年7月31日

香港這個富庶的國際大都會竟有逾百萬貧困人口,貧窮衍生了飢餓,惜食堂主席梁錦松作為虔誠基督徒,形容這些社會弊端是不公義的。經濟大環境轉差,獨居長者、失業家庭對惜食堂的服務需求增加,作為商界領袖,他希望集合各界力量傳遞關愛精神,「我們傳遞的不只是食物,更重要的是以愛相連」。

撰文:李俊杰

惜食堂於2011年開始,負責食物回收及向有需要人士提供義餐援助,現時每星期回收45噸可食用的剩餘食物,每日自家製作超過二萬份營養均衡的膳食,成為全港其中一家最具規模的食物回收及援助的非政府機構。

「我們希望To do good and do well in an increasingly volatile, uncertain, complex and ambiguous world with love。就是在一個很紛亂的世界,用愛去做好事⋯⋯盡量用上帝給予我們能力、人脈、財富等去做好事。」出任主席近十年的梁錦松見證着惜食堂的發展,他笑稱,自己作為主席只懂「動口」,力讚負責行政的拍檔們居功至偉,着記者不要寫太多「阿松」,多着墨慈善工作。訪問當日,穿上惜食堂粉紅色T-shirt「粉」墨登場,為慈善事業爭取多一點曝光。

經濟差廚餘減


香港三年疫情對經濟民生影響甚大,反映在惜食堂的營運上。「我們幾年前,七成是老人家,兩成多是單親家庭或基層家庭,COVID-19後,我們有五成老人家,三成多是有需要的家庭,其他包括短期失業者。」梁錦松告訴記者,這批失業者每天「扮工」,惜食堂為他們提供兩餐,未來的需求還有可能增加。第二個問題就是廚餘減少。

梁錦松指出,惜食堂一向有幾大米飯班主,分別是超市、餐廳及學校,而在疫情期間,超市較多人幫襯,剩餘食物少了,餐廳倒閉的也不少,學校遙距上課從此沒有學生餐,種種因素使惜食堂的廚餘量下降了30%左右。需求增,供應減,他常為此頭痛。

「譬如說幾間本地大型超級市場,有一間供應穩定,一間有時供應,另一間則索性不供應。為什麼不給呢?可能他們覺得存在食物安全風險,怕出事。」梁錦松強調,惜食堂會準備所有文件,確保捐獻者百分百免責,「問題是,他們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感到無奈,但明白這涉及文化、觀念問題,需要很長時間去改變,這亦正是惜食堂其中一個目標。「我們有兩間食物安全機構幫助確保食物處理的流程與溫度等等。幸得上帝保佑,我們做了十多年,暫時無事。」

香港人出錢出力


在梁錦松穿針引線下,惜食堂獲馬會等大機構支持,也常有城中名人撐場。令他最深刻的,莫過於長江集團創辦人李嘉誠突然於一次惜食堂與百佳的活動中出現。「當時2018年,我在外遊,同事突然致電說李生來到我們飯堂,和長者一齊食飯,然後寫了一張一千萬的支票。」他笑說之前完全不知情,搞到一眾職員措手不及,不過,真的十分感謝李嘉誠慷慨解囊。

——節錄自8月信報財經月刊《偽豪宅爆煲》